家長孩子都大呼收獲爆表的
綜評加分的硬核項目,
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加持,
更有含金量的背景提升!
孩子們認真做科研的樣子有多牛?
目前雙減政策之下,
孩子們可以在升學、留學方面可以與同齡人拉開差距的方式越來越少,
很多家長和孩子開始往競賽、綜評以及很多可以體現綜合能力素養的方向轉型了,
但市面上這一類的、有高含金量的項目其實非常少,而且很少有認真針對中低齡去從科學素養層面入手進行培育的好項目。
成長傳送門與中科院院士的院士工作站以及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聯合成立了“青少年科學素養發展中心”,來為孩子們解決這個問題。
院士工作站系由政府推動,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其團隊為核心,以省內研發機構為依托,聯合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旨在培養創新人才隊伍,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院士工作站-生態與環境科學科研輔導項目
單日體驗丨五日連續
中小學生獨立營
項目地點:上海
項目亮點:
?院士工作站官方項目
?可助力參加國家/省級白名單競賽
?真實參與國家/省級科研項目
?環境科學名校教授親自帶教
?實驗室級別科研設備與裝備
首個系列項目,完整項目分為3個單日訓練+1個2日科研項目參與,設置了周末的營期,也有寒假連在一起的營期,方便全國各地的孩子參加。
另外,考慮到孩子的適應性問題,我們還貼心地設計了一個 單日體驗項目,可以先體驗,后續再選擇是否讓孩子完整參加所有的5日科研項目。
那么5天的項目參加完,能 拿到 什么呢?
1天能收獲:院士工作站出具《科研實踐證書》
5天能收獲:院士工作站及國家/省級科研項目
共同出具:
《科研項目貢獻證書》
《科研項目成果報告》
很多家長剛剛接觸背景提升,不禁要問:“這些證書和報告,有什么用呢?”
這里要 插播一下:
之前參加過我們項目的彭同學
通過指導已經進入了“雛鷹杯”復賽
每年學年開始,教育部都會提前發布針對本學年的全國中小學生競賽白名單,2021-2022學年的已經發布,大家可以查看一下:
教育部公布36項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
在這36個白名單競賽中,有20個是自然科學相關,其中有 7個是跟我們的項目主題匹配,可以助力孩子們參加的:
有些爸媽又要問了,說是能直接參與科研項目,那么有 哪些科研項目 呢?含金量夠不夠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這些科研項目,都是國家級/省級的真實正在由領域專家和高校教授正在帶著研究生博士生們做的科研項目,未來還會不斷有新項目加入!
我們的老師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跟這些大咖們打磨,讓孩子們能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并且還有貢獻,要做到 既不水、又不難,團隊老師們的頭發都掉了一半~
但是爸媽們注意了,只有參加 完整的5日項目才能真正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哦,單日體驗只是【科研訓練】的部分。
項目地點位于上海市青浦區大蓮湖畔的
院士工作站
暨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這里是整個長三角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還有非常珍貴的池杉林,在水質、土壤、大氣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課題研究中,都是首選的科研要地。
國家站生物多樣性圖譜
這里有幾百種鳥類
項目中還會有自然博物課程板塊
因為歷史的運氣保住的大片長在水中的池杉樹林,現在已經是研究大氣負離子課題極其難得和珍貴的科研素材!
我們的小科學家們,就是住在這樣精致的小房子里,是長期駐守在國家站完成科研任務的專家和研究員們的宿舍,環境別提多好了~
吃的就更不用說了,可都是大蓮湖畔的熱乎乎的有機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蛙稻田是科研首創,用青蛙去除蟲而不用農藥,非常健康。
首期項目我們只對G1-G6的孩子開放,中學生可以定制。那么孩子們在項目里是怎樣做項目的呢?又是怎么照顧到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呢?
【科研訓練】階段分為三個主題
水質、土壤、大氣
我們根據科研項目的特殊性,特別設計了 任務式分齡的操作方式,因為每個任務板塊需要的組的最小人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任務的每個小組,年齡段一般是同齡,會根據年齡段適當調整針對該任務的成果深度要求。
以我們之前的單日“水質科研”主題的單日項目為例,專家們會先讓孩子了解:
什么是水?
科研中的水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指標?
水質科研中會用到什么設備?怎么用?
接下來跟著教授們研究課題的研究生助教們會帶著孩子們先做一遍,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記錄,然后才是分組完成任務。
用到的設備可都是實驗室級別的設備哦
野外科研最辛苦的徒步變成了開心的突突車環節
有了收集的數據,我們就要給出自己的判斷,當然每個組甚至每個孩子的判斷都會不一樣,老師們會在做的過程中給出指導并在最后給出點評,讓他們明白科研的要求到底是怎樣的,這是真正的【科研訓練】。
上師大環地學院涂教授與孩子們證書合影
因為我們的營期和報名方式分為兩種:
? 5天項目分布在平時不同的周末
? 5天項目假期連在一起完成
所以時間安排也會稍有不同:
課程費用:12800元/人
費用包含:
1)工作人員項目執行費用;
2)項目期間(若涉及)相關物料費用;
3)項目期營員手冊、裝備等費用;
4)項目期間所有門票和場地費用;
5)項目期間的保險費用;
6)出發地往返項目地的交通費用;
7)項目期間餐食費用。
費用不含:
1)項目以外的費用及個人消費發生的費用;
2)上述"費用包含"條款中未列明的一切其它費用。
退費說明:
甲方學員如因個人原因解約,在距培訓開始前至少30天(含30天)和乙方明確取消參營,則退還全額費用;
若在距開班日前20-30天(含20天,不含30天)和乙方明確取消參營,則退還總費用的50%;
若在距課程開始日前不滿20天和乙方明確取消參營,則不予退費;
若在出行前不到20天報名,則不予退改。
歡迎加微信詳細了解
中小學生獨立營;單日體驗丨五日連續
營期安排:
2023年4月29日-5月03日
2023年7月01日-7月05日
2023年7月15日-7月19日
2023年8月12日-8月16日
項目地點:上海市青浦區大蓮湖畔的院士工作站暨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師資比例:1:6
住宿安排:4人間,上下鋪
招生年齡:7-15周歲
生活管理
每個班級配備班主任,全程陪同;
同層樓有老師同??;
每晚至少三輪查房,從20:30到23:30循環查房,保證孩子安全與休息;
老師持急救證書,現場均配備專業急救包。
貼心服務
生活老師扎辮子、帶OK鏡、幫忙吹頭發無所不能;
“孩子王”項目導師,無論是孩子首次出行,想家,還是青春期叛逆,都有妙計化解;
“朋友圈大賽冠軍”,專業攝影師每天美圖刷屏,滿足曬娃需求;
群內實時圖文直播+秒回,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放心。
Q:單天項目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是什么?
A:9點30正式開始,結束時間是下午4:30左右。
Q:住宿的話是幾個人一間?
A:4人間,上下鋪形式。
Q:此項目具體哪些比賽有幫助?
A:環境科學類的主題競賽都契合,可以助力參賽。例如:“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國科協),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中國科協),環丁青少年環保創意大賽(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等等。
Q:參加了這個項目,基本都會讓孩子們出一個選題和獨立的報告,然后基本都可以參加雛鷹杯或者同級別的科研競賽嗎?
A:5天的項目結束,孩子會收獲一個內容豐富的報告,例如:里面有孩子自己構建的生態地圖、有針對參與項目的數據收集結果、有根據相關數據結果以及此項目截止到孩子們參與之前的數據積累的階段性總結。同時,包含讓他們針對這個結果的解決方案的選題推薦。
此外,會根據選題給到他們一個呈現性的引導。如果后期參加競賽,可以把報告上的內容根據競賽的要求做一些改良,根據競賽的要求去提交。
Q:成果報告是娃們在老師協助下寫嗎?
A:報告上所有的內容是孩子們根據老師的引導,通過團隊討論去完成。
Q:做項目的時候是分年級的嗎?每個年級目標都一樣嗎?
A:項目中基于任務進行分齡。每個任務板塊需要的最小團隊人數是不一樣的,任務小組內的年齡段一般是2歲以內的年齡差。每個任務的每個小組根據實際任務特點和要求劃分,不同年齡段對該任務的成果深度要求不同。
Q:如果5天的話,每天和最后成果展示是什么形式???
A:每天的呈現形式不一樣,有生態地圖、有解決方案的圖譜等;展示形式是多樣等,但最后的成果報告是一個綜合匯總的報告。
Q:單日證書和5日活動最后的證書與成果報告有什么區別?
A:單日的證書是《科研實踐證書》,因為單日尚未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僅為【科研訓練】部分,因此是沒有成果報告的。但單日活動的科研實踐證書,可匹配孩子在學校的課外實踐要求,作為課外實踐活動的計時。
5日活動結束后,除單日證書之外,還將取得《科研貢獻證書》及《科研成果報告》。
A:《科研貢獻證書》可證明你真正參與到此科研項目中,無論是綜評系統還是國內外升學申請,可用做背景提升材料。
《科研成果報告》中,有孩子們自己做的生態地圖、有針對參與的項目的數據收集結果、有根據相關數據結果,以及此項目截止到孩子們參與之前的數據積累的階段性總結。
同時,包含讓他們針對這個結果的解決方案的選題推薦。此外,導師會根據選題給到他們一個呈現性的引導。
如果后期參加競賽,可以把報告上的內容根據競賽的要求做一些改良,根據競賽的要求去提交。
Q:中學生如何定制?
A:中學生團隊定制,15人起;定制可以聯系客服老師。根據定制的具體內容,進行最后的日期和價格確認。
Q:如果今天報名了單次,體驗下來不錯,后續再報,可以銜接是嗎?
A:如果單次體驗不錯,可以續報5日項目,續報時,需補充項目差價。項目內容是可以銜接的。
Q:師生比例是多少?
A:項目師生配比為1:6。